年紀大了,眼神是一年更比一年差,眼前就像擋著層毛玻璃;看遠看近都模糊,過馬路常看錯紅綠燈,走路竟然會撞到門;哪怕換了新眼鏡,使勁揉眼又瞇眼,看手機書報時,字仍認不全;不時還會出現重影,臺階一步變兩步,一不留神就要踩個空;就連曾經多彩的世界,也像加了個懷舊的濾鏡,充滿暗色調。
眼睛是感知世界的窗戶,隨著年齡增長,視力也在逐漸退化,很多中老年人感覺眼睛看東西模糊時,常會誤以為是老花眼,直到因為視力嚴重下降才去醫院做檢查,結果多半會發現患上了白內障,往往延誤了治療時機,甚至錯過了重現光明的機會。
1、白內障如何讓你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?
白內障是由于晶狀體混濁導致的視覺障礙性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*終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---失明,是我國乃至全球的致盲性眼病。
晶狀體是人眼球中*重要的光學部件,起光學透鏡折光的作用。但由于各種原因,比如老化、遺傳、局部營養障礙、免疫與代謝異常、外傷、中毒、輻射等,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,會導致蛋白質變性,使原先透明的晶狀體變為不透明,甚至完全混濁,變成乳白色或者棕黑色,光線不能透過晶狀體,從而引發白內障,造成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。
而老年性白內障是*多見的一種白內障,主要是跟年齡相關,且年齡越大,越容易被它“糾纏”,因為晶狀體經過多年的使用,也像機器中的零部件一樣,難免老化變性,所以40歲以后的中老年人尤其需要當心白內障的發生!
2、測一測,看你有沒有得白內障?
由于晶狀體的混濁形態、位置是多種多樣的,如果混濁不位于晶狀體的中心,你可能感覺不到自己已經患了白內障。
但是白內障既然發生了,還是有跡可循的,以下6個早期信號,可以幫你自測是否發生了白內障:
1)視物是否模糊,或者對亮度、色彩的敏感度降低?
2)單眼是否復視,看東西時是否感覺有重影或多個影像?
3)色覺是否異常,比如看到光線周圍有彩色暈光,即出現“虹視”?
4)是否有晝盲或者夜盲,即在白天或夜間視力變差?
5)眼前是否出現位置固定、形狀不變的點狀或片狀暗影?
6)眼老花的癥狀是否有減輕?
如果你出現無痛性的視力逐漸下降,但并沒有眼睛紅、眼睛痛,就要考慮可能得了白內障。
當然,視物模糊并不都是白內障。一旦發現有視力改變,請眼科醫生為您進行一次完整的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,明確是否有晶狀體混濁,以及辨認混濁的部位,并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視覺障礙后,才能正確診斷!
3、吃藥、點眼藥水就能治療白內障?
“得了白內障,吃點藥、點點治療白內障的眼藥水是不是就可以了,不用非得做手術吧?”
對于這個問題,我的答案是:治療白內障,靠吃藥和點眼藥水是搞不定的!
白內障是晶狀體老化的結果,它的實質是蛋白質變性。雖然藥物治療白內障的研究有很長的歷史,臨床上也出現了許多治療白內障的藥物,但是都沒有肯定的結論。
也就是說,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或者物理治療,能夠明確有效地延緩、防止、逆轉這個蛋白質變性的過程,使混濁的晶狀體再變為透明。
4、*有效治療白內障的方法是什么?
國內外白內障臨床指南都指出:不論是何種白內障,手術治療都是*基本、*有效的手段!
現代顯微手術已經達到非常安全、高效、精準的效果,可以治療各種類型的白內障,用一枚新的人工晶體替換已經變混濁的晶狀體,就能讓眼睛恢復透光,重現光明。
5、白內障要等到成熟了再做?
過去開展白內障手術的傳統技術不成熟,必須要等到白內障發展到乳白色混濁的時候才可以手術,因此才會有“要等到完全成熟了再做手術”的說法,于是很多人還停留在這個觀念里,一拖再拖,等到視力下降到完全看不見了,才迫不得已去做手術。
但隨著現代白內障手術的進步,不再用是否“成熟”作為實施手術的判斷標準,所以你完全沒必要等待那么久,也不需要長時間忍受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的痛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