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~12歲兒童大多已具備良好依從性和對視力檢查的配合性,因此, 7~12歲兒童可以開始建立檔案,每3至6個月檢查1次,直到成年,完整資料錄入并動態分析。
兒童因為屈光調節力很強,須進行全面詳細驗光。
包括同視機、裂隙燈、電腦驗光儀、綜合驗光儀等。
一旦發現孩子視力不到1.0,該怎么辦?先別驚慌。可對照一下孩子年齡所相應的視力,比如3歲的孩子,視力的正常區間在0.5~0.6,一個6歲的孩子視力在0.7~0.8,如果驗光發現輕度遠視且矯正視力能達到1.0,仍是正常的。
需要指出的是,單純以視力為標準來衡量是不合適的,務必結合驗光度數和眼球長度。
在兒童和青少年的視覺評估中,強調裸眼遠距視力好壞,不等于屈光狀態是否正常。如一個450度遠視的5歲孩子,通過調節能看清遠處物像,遠視力仍可表現為1.0。因此,同時評估分析視力與屈光狀態才更準確。
眼軸長度是決定屈光狀態的關鍵,是形成屈光不正的解剖基礎,近視通常因為眼球長度過長。隨著年齡增長,眼球發育延長,如果十多歲的孩子的眼球長度就已經達到或接近于成人,那么說明已經有了近視的趨勢。
建立視力發育檔案,可對兒童屈光不正進行分析,及時干預。舉例而言,一個8歲的兒童,遠視力0.8,驗光為125度遠視,另一位視力達到1.5的8歲兒童,度數是接近零度的正視。哪個更容易近視呢?實際上后者更應該被重視,因為在今后屈光發育中,后者可能很快就變成近視了。
德仁眼科提示您:為孩子建立眼健康檔案很有必要!
德仁眼科致力于眼健康檔案的普及,為您的眼健康保駕護航!